00001
|
059oam2 2200289 450
|
00123
|
60707997
|
00520
|
230415165210.04
|
010
|
@a978-7-108-06168-3@dCNY28.00
|
100
|
@a20180820d2018 em y0chiy0120 ea
|
1010
|
@achi
|
102
|
@aCN@b110000
|
105
|
@aa z 000yy
|
2001
|
@a《周易》与史学@9《zhou yi》yu shi xue@b专著@f杜庆余著
|
210
|
@a北京@c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@d2018
|
215
|
@a16,211页@c图@d19cm
|
2252
|
@a周易文化讲论
|
300
|
@a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研究专项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项目成果
|
330
|
@a本书作者一方面由易观史,梳理《周易》经传中的历史故事与社会史资料,分析《周易》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;一方面由史观易,梳理史书中的易学资料与易学家,并举例探讨了历代史学大家的史学与易学思想。
|
461 0
|
@12001 @a周易文化讲论
|
605
|
@a《周易》@x研究
|
6060
|
@a史学@x研究@y中国
|
690
|
@aB221.5@v5
|
690
|
@aK207@v5
|
690
|
@aB221@v4
|
701 0
|
@a杜庆余@9du qing yu@f(1971-)@4著
|
801 2
|
@aCN@b58marc.cn@c20181024
|
905
|
@aMUSE@dB221@e181
|
|
|
|
《周易》与史学/杜庆余著.-北京: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18 |
16,211页:图;19cm.-(周易文化讲论) |
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研究专项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项目成果 |
|
ISBN 7-108-06168-6:CNY28.00 |
本书作者一方面由易观史,梳理《周易》经传中的历史故事与社会史资料,分析《周易》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;一方面由史观易,梳理史书中的易学资料与易学家,并举例探讨了历代史学大家的史学与易学思想。 |
● |
正题名:《周易》与史学
索取号:B221/181 馆藏复本情况:4
序号
|
登录号
|
条形码
|
分配地址
|
状态
|
备注
|
1
|
01353413
|
01353413
|
清远校区流通库
|
在馆
|
|
2
|
01353414
|
01353414
|
清远校区流通库
|
在馆
|
|
3
|
01353415
|
01353415
|
清远校区流通库
|
在馆
|
|
4
|
01353416
|
01353416
|
清远校区流通库
|
在馆
|
|
读者评价 |
共0位读者参与评论,平均评分: |
我要写书评 |
|